top of page

乒乓球膠皮的種類與辨識方式

已更新:2022年1月3日

您知道乒乓球膠皮有幾種嗎?

打乒乓球不可不知道的秘密之一,膠皮的表現特性攸關我們回擊球的方式,沒有搞清楚膠皮的特性,就無法正確掌握該使用何種技術,做適當的回擊,因此,本文依據個人選手經驗,整理乒乓球主要常見的五種膠皮(平面、短顆粒、中顆粒、長顆粒、ANTI另外為避免初學者資訊混淆,介於三種顆粒之間的中偏短顆粒與中偏長顆粒不列入討論)分別介紹膠皮的特性與基本的回擊概念,另外,文末再介紹快速分辨三種不同顆粒(短顆粒、中顆粒、長顆粒)的方法,希望看完文章的您,已能初步建立對不同膠皮的認識。



不同膠皮的特性

反膠(平面):反貼膠皮,膠粒朝內貼在海綿上。

特性:

1.黏性好。

2.摩擦係數較大。

3.有利於製造旋轉。

4.回球的穩定性佳。

備註:

特別適合弧圈、快攻結合弧圈及削球打法選手使用,是當今世界乒壇各種打法的運動員普遍採用的主流裝備。

🔔小鈴鐺

平面膠皮的特性,有全面發展完整性能的條件,可快、可慢、可轉、可無限變化,因此,端看每個人對它的詮釋表現而定,這也是乒乓球最複雜的地方,無限的旋轉、節奏、力量、線路各種的組合變化,可想而知,每一次的出拍,都如同展示著極精巧與細膩的工藝藝術品,協調的出拍是多麽美妙的時刻,瞬間的享受,難以形容。😃


2021年卡達公開賽女子單打四強賽

https://youtu.be/MQ3pVZOOW7o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正膠(短顆粒):正貼膠皮,膠粒朝外貼在球拍或海綿上。

特性:

1.膠皮高度在0.8-1.0毫米之間

2.相較於其它顆粒膠皮,擊球時具有較好的穩定性

3.反彈力較大

4.容易發揮海綿及底板的作用,有利提高擊球速度和力量。

5.但是由於膠體的含膠量不是很大,顆粒比較硬,缺乏粘性,所以在製造旋轉的性能上不如平面膠皮。

備註:

經常被中國傳統的直板近台快攻運動員所使用。

🔔小鈴鐺

短顆粒膠皮,若黏貼在反手面,多半攻擊力會比黏貼在正手面小一些,短顆粒的性能最接近平面,多半以扣殺(撞擊)的攻擊方式為主,因此,扣殺攻擊的球,來球弧線較直且快,攻擊時需要大量精準的手感,起伏較大不容易穩定掌握。由於,顆粒怕旋轉變化,因此,平面膠皮打法遇上短顆粒打法,不要一昧的跟著對方快的(節奏)特性走,想法上要堅持抓住自己能發力,加旋轉質量的發力節奏,強迫對方的顆粒來適應旋轉,這樣才能製造顆粒自己的被動性與主動性失誤,破壞顆粒在一開始未受旋轉變化前的干擾,對方容易掌握順境中的節奏,但一經破壞後,通常也很難再回到最初好的擊球手感了,這其實才是顆粒打法的致命傷。


劉國梁(正手面短顆粒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生膠(中顆粒):正貼膠皮,膠粒朝外貼在球拍或海綿上。

特性:

1.中顆粒與短顆粒在規格上相似,但是膠體的含膠量比短顆粒要大,因此,顆粒比較軟,彈性相對也比較大。

2.與短顆粒相比,中顆粒的主要特點是出球速度明顯加快,適合選手自己主動發力。

3.擊球時,在重打的情況下,控制球的能力較好,且擊出去的球略下沉。

4.中顆粒的主要不足之處是摩擦力小,不容易製造旋轉。在輕打的情況下,穩定性不如短顆粒,往往出現擊球打滑下網或使球產生漂浮的現象。

🔔小鈴鐺

中顆粒膠皮,您打過去的球,多半回擊回來都會帶有一點飄忽的感覺,在節奏與出力回擊球時,需要更多穩定的重心,才能將球的旋轉帶到球上,中顆粒較為明顯的擊球特性,是它切球過來的球,幾乎是沒有旋轉的上旋球,基本上要當平球的旋轉特性來做回擊,而當您拉球過去,中顆粒回檔回來的球多半會帶有一點點的下旋且飄忽的感覺,節奏上會感覺滿彆扭的,遇上中顆粒可能需要細細體會研究一番!


民間高手展示顆粒另類風貌😂很有趣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長膠(長顆粒):正貼膠皮,膠粒朝外貼在球拍或海綿上。

特性:

1.一般來說高度超過1.5毫米以上的膠皮稱為長膠。

2.這種膠皮的膠粒很軟,顆粒細長,支撐力小。

3.主動製造旋轉的能力很差,因此,用長膠發過去的球旋轉很弱,怎麼發都是上旋球。

4.主要依靠來球的強旋轉或衝力大,來增加回球的旋轉度。

🔔小鈴鐺

長顆粒膠皮,您打過去的球,除了會抵銷球的旋轉與速度之外,要特別注意的是,長顆粒回擊回來的旋轉剛好是相反的旋轉,例如:您打上旋球過去,回擊回來的球會變下旋球,而打下旋球過去,回擊回來的球會變成是上旋球,因此,若沒搞清楚是哪一種膠皮,遇到長顆粒打法,若用一般上旋球對應上旋球、下旋球對應下旋球的解球邏輯,遇上長顆粒會完全無法打喔!這是經常讓初學者感到困惑不已的問題之一。


鄧亞萍以柔克剛講解長顆粒打法的技巧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Anti:反貼膠皮,膠粒朝內貼在海綿上。

特性:

1.膠皮較厚,膠粒較短。

2.彈性比較小,粘性也非常小。

3.通常和2.0毫米左右的軟海綿配合使用。

4.利於消除弧圈球的強烈上旋。

5.回球的前進力極弱。

6.即使在用力加轉時,回球也常常出現不往前走的現象。

🔔小鈴鐺

ANTI膠皮,長相近似平面膠皮,但在觸摸膠皮面的手感,不像平面膠皮那麼有摩擦力、那麼有黏性的感覺,反而有點平滑感,然後觸壓膠皮,更多的感覺像是壓到一塊海綿,快速下陷的感覺很明顯,ANTI膠皮打法的人很少數,因此,賽前若看見膠皮有感覺異狀或是上方沒有表示ANTI,其實也可以直接跟對手詢問做確認。

ANTI膠皮,您打過去的球,無論什麼力量,什麼旋轉,它回過來的球都會變成同一種速度、同一種節奏的不旋轉球,對打時需要特別注意它的節奏變化,往往比我們想像的要慢,要沒力的多,是一種奇妙的打法類型。


根據個人經驗體驗對ANTI膠皮做以下描述:

打ANTI膠皮,無論是使用者或是被使用者,應該都有相同的感受,那就是:無論你多用力、多努力、多賣命的在出力爆打,結果都是徒勞無功「白搭」的感覺,真的滿特別的,喜歡這種感受的人可以體驗體驗。

ANTI就是一種很生氣很生氣,但又氣不死的無奈🤣


ANTI打法影片

—————-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快速分辨顆粒的方法

快速辨識短顆粒、中顆粒、長顆粒的方法,依據自己多年的經驗,利用手指撥動顆粒拍面來辨識,方法簡單、快速又不容易出錯,如下面圖片所示。

「短顆粒」若您撥動顆粒時,感覺到很硬很難撥動,基本上撥不動,那會是短顆粒。

「中顆粒」若撥動顆粒時,感覺到用點稍微力量能將顆粒撥動,那會是中顆粒。

「長顆粒」若撥動顆粒時,感覺到不需要用到什麼力量,也能將顆粒撥動,那會是長顆粒,它撥動起來的感覺很像刷子的感覺。


對於選手而言,多半是在比賽前會遇到膠皮辨識的問題,由於不同性能,若辨識錯誤,則會影響整體技戰術的運用,比賽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就是,就算技術在對手之上,也無法贏下比賽。

對於一般業餘愛好者而言,就會是在練習中陷入無法對打的窘境,感受令人深刻且難受。

因此,學習正確判斷膠皮,對於打乒乓球來說,也很重要唷!


膠皮的基本性能與辨識方式,就介紹到這邊,希望對您打乒乓球所有幫助。😊





192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About Us

S__5005691.jpg

享in乒乓代表的是享受乒乓、分享乒乓;TableTennising代表的是「進行式」,正在經歷打乒乓球的過程。學習、練習打乒乓球的過程,可以快速體驗人生哲學,從做中學,從學中做,我們都在一步一腳印的認識自己。

#TableTennising

Posts Archive

Keep Your Friends
Close & My Posts Closer.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bottom of page